兴文县英语骨干培训班赴广州学习“生本教育”的第二天,广东佛山澜石中学邓小春老师作了题为《守望孩子的成长》的实际操作报告;广州骏景小学、广州市华颖外国语学校的生本实践教师分享了小学英语生本实践操作报告;郭思乐教授做了生本教育的理论培训,生本学员们进一步了解了该理论的内涵外延和实践性能。 邓小春老师不愧为践行生本的元老级人物,已经生成了一整套的组织理论,活动系统,更是掌握了生本理论的精髓。如她所说学生并非像我们想象中那样,一开始对英语是know nothing,其实语言的学习能力是与生俱来,这与郭教授的儿童学习“非零”观念紧密切合;每堂课形成了一定之规:第一步,Check the homework;第二步,小组共享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第三步,Show time;第四步,小结学习情况;最后,形成新的学习任务。可以说,环环相扣,滴水不漏。每一个过程清晰明了,组织有序,互助合作,乐享其成。 除开操作程序化,邓老师的许多思想和语言更是体现了自身的素质和智慧。她说的兴趣是火焰,习惯是溪流,习惯比兴趣更持久获得了多数人的认同。是的,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协助同学们不但产生语言学习的兴趣,更是培养起如刷牙、穿衣、吃饭一样的习惯性的语言学习的需求感。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指的是习惯的自然性。而且,她说:示弱是心态,更是智慧。我低,孩子就高;我弱,孩子就强;我“糊涂”,孩子就聪明。说明学生的语言学习中,老师充其量是助力,绝非主力,能动性能否发挥,发挥的强弱,最终取决于孩子本身,老师一定要学会放手、放心、放轻松。邓老师还有一句话我也很话喜欢:差异是上天的馈赠。是啊,十个指头也不一样长,自己的儿女也有令人头疼的时候,何况班上几十个上百个孩子?这就是生本教育中的正视差异,因材施教。另外就是凡事需要积淀,实践伊始,需要时间排兵布阵,需要学生家长领会配合,需要建立评价机制。急不得,也急不来,有了过程,自然水到渠成。 小学的两位生本实践教师交流了一套系统的操作步骤,让大家对如何入手操作生本教学给予了指导。首先,课前小研究作业要“简单、根本和开放”;其次,构建小组要讲究平衡、互补和自愿原则,以4人小组为佳,设总科代表1名,5个副科代表分别负责听写、作业、课堂、纪律、读背演,下设小组长;再次,在课中,前三钟展示(绘本分享、自己写的小文章等);最后,注重阅读,推荐学生读英语分级读物和绘本等,每周做一次阅读笔记。 有了规矩,必成方圆,让我们“静待花开”! |
川公网安备 511528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