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手段应经济实惠

2014-8-15 10:11| 发布者: 办公室| 查看: 1061| 评论: 0

摘要: ■ 李成忠 一位老师执教《等比数列》时,选用一种简单的“教具”演示方式引入新课,实施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他的做法是:把一张普通的纸作为教具,进行对折演示,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思考——随着不断对折下去 ...

  ■ 李成忠

  一位老师执教《等比数列》时,选用一种简单的“教具”演示方式引入新课,实施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他的做法是:把一张普通的纸作为教具,进行对折演示,让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思考——随着不断对折下去,纸张的厚度将形成怎样的一组数据?如果对折20次、30次,纸张的厚度将是一个怎样的数据?当老师说出对折30次后的厚度时,同学们都睁大惊奇的眼睛,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句“这其中的奥妙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等比数列知识里”,紧紧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热情。伴着老师充满激情的语言,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探究积极。

  近年来,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成为了一种课堂教学的时尚,现代课堂的一种重要“装扮”。在这浮华的背后,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在教学运用中也表现出“花哨、作秀,喧宾夺主”等等问题,并没有真正发挥出促进教与学的应有效果。因此,这位数学老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反思。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具措施等,包括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手段作为教学资源的重要内容是连接教与学的媒介,是辅助教学的重要措施。正如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如果教师认真考虑并且找到说服学生的方法,找到容易明白的事实、事例和依据,如果它能运用足以感动学生的例子,那么就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教学手段的价值为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开阔视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注意力。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实现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入情入境,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益。因此,教师在选用教学手段时,要追求经济实惠的效果。

  一方面,要全面理解教学手段,避免将教学手段等同于多媒体手段的片面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板书这一教学手段,自17世纪夸美纽斯倡导班级授课制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教学的主要手段,虽然如今课堂教学都在尽量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但是由于板书的便捷与实惠,仍然伴随着教学过程发挥作用。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学手段内涵与形式的广泛性,才能避免形而上学的行为和“惟手段”而手段的形式主义。

  另一方面,教学手段要讲究经济实效。经济,即要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能过于标新立异,追求外表时尚和不切实际的形式;实效,就是要体现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学科、知识、学生和当时的教学情境选择教学手段,实现内容与方法、教与学衔接的自然融合,使教学过程流畅和谐,真正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手段是辅助教与学的措施,一切方便教、有利于学的技术性工具、方法和措施,都可以作为教学手段选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版权所有:兴文县教育信息|兴文县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中心   ( 蜀ICP备17000918号-1 )

川公网安备 51152802000050号


地址:兴文县香山西路   联系电话:0831-8826585
技术支持:宜宾巴适互联工作室(巴适生活网)
返回顶部